< >

龟山风景区 > 生态文明

新洲小周,带“汉菊”出圈
武汉绿化微信公号 2020-11-02 16:38
  

  

  花香三镇,全城赏菊,武汉市第37届金秋菊展正如火如荼。

  作为武汉历史最悠久的传统花展,每年的金秋菊展都备受市民喜爱。遗憾的是,由于菊花更适合北方生长,每年菊展武汉所需的海量花材,大部分要从外地采购。

  但今年,武汉市民观赏的菊花中,五分之一都是地地道道的“武汉菊”。武汉本土菊花能在菊展中占比越来越重,和外地菊花同台竞艳,这样的转变,和一个名叫周冲的80后小伙有关。

   01 体育小伙爱上花

  9年奋斗成武汉产菊规模第一人

  周冲是新洲区阳逻街六房村人,2007年从武汉体育学院毕业后,在阳逻的康华高中教体育6年。

  10月23日,小绿前往六房村实地探访周冲的创业故事,在村委会旁的菊花基地,见到了这个热情爽朗的小伙子。他精神抖擞,做事利落,依旧能看出运动员风范。笑的时候,露出的白牙让皮肤更显黝黑:“我现在就是地地道道的农民,整天跟土地打交道。”

  

    周冲讲解艺菊嫁接方式

  学体育的小伙子,怎么会和菊花打起交道?这要从他当体育老师时说起。

  有一年学校举办晚会,为装饰舞台,他到阳逻街上一位老师傅家租花,看到老师傅种的一大片菊花,周冲惊叹:“真是漂亮!”

  田径运动员出身的他,喜欢挑战。看到老师傅种的菊花那么大那么好,周冲买了几十盆回去,在学校门房旁边的空地上种了起来。为了学种菊,他三天两头往老师傅家跑,慢慢地对菊花越爱越深。

  一年、两年……到第四年的时候,周冲已经种了400多盆菊花了,也基本掌握了种菊技术。

  

   周冲菊花基地的菊花

  2012年,周冲了解到家乡的土质非常适合种植苗木花卉,又从市场行情中得知,武汉市的花卉苗木产业是个短板,武汉市举办的很多花展,需要到河南、安徽等地引进花卉品种,不仅耗时费力,而且增加成本。他萌发了回乡创业专心生产菊花的念头,便毅然辞职,自筹10万元资金,注册创办了武汉市金台花展有限公司。

  经过八年创业,周冲的菊花种植规模达到30多亩,类型包括品种菊、地被菊、艺菊等,成为武汉地区规模最大的综合类菊花种植户。回忆自己的创业过程,他感叹自己十分幸运。

  

  周冲展示菊花脚芽

  但幸运的背后,一定有努力的加持。创业的第一年,如何打开菊花销路?周冲辗转打听了几天后,联系到了青山公园当年的菊展负责人,他立即带着几盆花,跑到负责人办公室推销。由于菊花品质过硬,对方当即决定从周冲的公司订购一部分当年展出的菊花,并且还向其他展区推荐了这个小伙子。当年,周冲生产的3万盆菊花销售一空,并收获了好几个回头客,向他预定下一年的菊花。

  今年年初,受疫情影响,花卉市场形势十分严峻。但周冲判断,菊展作为武汉的传统花展,不会轻易中断;疫情过去,市民更需要花展的慰藉。他果断播下用来嫁接菊花苗的野蒿种子,并扩大了菊花种植规模。

  购买不到种花的东北泥炭土,他就用谷壳掺到园土里改良土壤;从广州购买的大花盆发不了货,他就和工人们一起,先用钢筋做成盆子的形状,然后垫上黑色遮阳网,连夜做出300多个简易花盆。

  果不其然,今年的菊展如期而至,并且规模比往年更大。周冲种植的15万余盆菊花被订购一空,大立菊、塔菊、盆景菊等艺菊供不应求。新洲区、青山区、江汉区、江岸区等8个区的菊花展点均有他们生产的菊花,其中新洲区人民广场展区用于布展的5万盆菊花,全部出自他的苗圃。

  

  

  新洲区人民广场菊展

  当天小绿从六房村离开后,来到了人民广场,看到主景《花开盛事,绿满新洲》采用红绿草扦插和满天星菊花裱扎造型,大气壮观。另外两组小景,用古屋、小鹿、屏风等元素装点,与塔菊、盆景菊等各类菊花相互映衬,活泼又古朴。虽然花还未盛开,但广场上游人如织,赏花拍照。

  

   新洲区人民广场菊展,吸引游客拍照

  该广场负责人黄村红告诉记者,今年是新洲菊展历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,也是首次所有花材均来自本地。特别是今年菊展首次亮相的乒乓菊,各种颜色的圆球状花朵,很受市民喜爱。

  02 探索自己的“菊花宝典”

  不服输 攻克菊花种植难关

  “我不种其他花卉,专注于种菊花。希望在武汉种商品菊花,能种到最好。”说到自己的目标,周冲一脸坚定。

  但在武汉种好菊花,并非一件易事。武汉夏天高温持续时间长,易干旱,易发生病虫害,菊花的水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稍有不到位,养出来的菊花品质就会受到影响。

  但周冲不服输,学种菊花最初的几年,他遍访名师,虚心向武汉地区的养菊专家请教。李建祥、辛高炉、刘庆东、段辉……这些武汉养菊的顶尖高手,都成了他的良师益友。

  随着不断的学习和摸索,周冲的养菊技术逐年改进,菊花也越种越好,还总结出了自己“菊花经”。

  

  周冲正在新洲区菊展展点观察菊花长势

  他说,其实菊花跟人一样。种菊首先要把根养好,这相当于人的胃,最为关键。人不能暴饮暴食,给菊花施肥也不能使用大肥,而要“少吃多餐”式地施小肥,还要根据气温和季节来浇肥。

  但真正把种菊当成事业后,他发现这些知识远远不够。

  种菊花的第一年,他只能生产最普通的多头菊、地被菊,在菊展上看到各种造型的艺菊时,他懵了,自己根本不认识,更谈不上生产。

  但不服输的劲又上来了,菊展撤展的时候,他向主办方讨了几盆艺菊拉回基地。第二年他依葫芦画瓢,也尝试种植起来。

  效果不好,他便每年去菊花产业最发达的开封学习,以每个领域最顶尖的师傅为标杆。通过多年摸索,他终于熟练掌握了艺菊的生产技术。他的基地里,艺菊的造型一年比一年多,除了塔菊、大立菊,还有鱼、蝴蝶、孔雀、花瓶、葫芦等各种造型的艺菊。

  

  菊花基地里的各种艺菊

  “艺菊,其实就是玩蒿子。”周冲说。为了让菊花长得更大更高,裱扎出各种形状,需要把菊苗嫁接在青蒿上。

  开封的艺菊为什么厉害?养好青蒿是关键。他们在养蒿方面有两点宝贵经验:

  一是留种好,二是管理和分辨能力强。每年,他们都会对蒿子进行选种,每次都选长势最高最旺的蒿子留种,这样一年一年,品种越来越优良。

  二是管理和分辨能力,蒿子统称为青蒿,但实际上有3种,分别是红蒿、黄蒿和白蒿。跟人的身高由基因决定一样,不同的蒿子高度不一样。红蒿不管怎么长,都长不太高,一两米就老化开花了;黄蒿属于中等高度的蒿子;最好的当属白蒿,又高又壮。周冲的基地有三个大棚,专门在冬天育蒿子。他每年从开封引进蒿种,冬天播种,清明节前后从1000多株蒿子里选出几十株最高的,用来嫁接塔菊和大立菊。好的种子再加上精细的水肥管理,使周冲养的蒿子最高能长到6米多。

  为了不断进步,周冲每个星期都会和开封的师傅们对比菊花的长势。通过对标顶尖,他也成为了武汉的养菊能手。例如塔菊,开封最厉害的“塔王”高度接近7米,他能种到6米;开封最厉害的师傅,养的大立菊的直径最大能达到9米,而周冲养的,能达到6.5米。

  03 带动村民种菊花

  武汉菊展本地菊花占比约25%

  

   新洲区人民广场菊展小景之一

  周冲的菊花基地,以发月薪的形式聘请了10个长期工人,他们全都是六房村的村民。作为少有的回乡创业青年,六房村村支书周永生对周冲的事业十分支持。他告诉记者,由于传统种植效益低下,很多村民外出务工,导致六房村土地撂荒现象严重。周冲的菊花基地,以每年每亩1000元的价格,租用了30多户农民的土地,不仅为村民创造了收入,也缓解了土地撂荒情况。“不仅如此,周冲的菊花基地还优先聘用困难村民,这十个村民每月至少有2000元收入,多的时候每月都收入3000多元。”周永生说。

  问及下一步的打算,周冲踌躇满志。在他的影响下,六房村许多农户都对种菊产生了兴趣。他希望带动村民种植菊花,并向他们提供技术支持,让六房村菊花形成规模,让武汉本地菊花也能打出知名度。

  ///

  

  据武汉市绿委办相关负责人估算,今年菊展中,武汉本地花材占比约25%。她告诉记者,近年来,武汉菊展中本地花材的比例一直在稳步上升,但和开封相比,总体规模还是偏小。

  武汉菊花优势明显。人才方面,武汉有李建祥、辛高炉、刘庆东、段辉等众多全国知名的菊花专家。其中李建祥40年来,已培育出400多个武汉特有的“盘龙”菊花新品种。武汉高校和科研院所,也具有不俗的菊花科研实力和丰富的成果。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业学院教授、博士生导师王彩云,带领学生们从事菊花品种选育科研30载,不仅培育出了新品种,还积累了丰富的科研资料。中科院武汉植物园从2009年建设菊花专类园,至今已收集中国传统菊花品种约1200多个,并创建有成熟的菊花保育生产基地,是华中地区重要的菊种质资源收集和保育中心。但武汉菊花产业还亟待发展。“周冲等青年人才的加入,让武汉菊花产业的面貌焕然一新,也让人更加期待今后的发展。”武汉市绿委办相关负责人说。 

  【编辑:毕婷】

  ​

推荐